科學傳播
第三屆“全民愛豚月”活動啟動
“哦,長江,你用上下五千年的歲月滄桑,譜寫了6000多公里的不朽篇章”,5月22日下午,在光谷九小同學們悅耳的童聲誦讀中,第三屆“全民愛豚月”啟動儀式暨“數字江豚”成果展拉開帷幕。
本次活動恰逢“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是“數字賦能 全民愛豚”?;顒又笇挝皇呛笔∞r業農村廳、湖北省林業局、武漢市農業農村局、武漢市生態環境局、武漢市社會科學院、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全國政協委員、武漢市政協副主席、水生所研究員徐旭東,全國人大代表王瓊、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程正志,相關單位負責人及代表,“數字江豚”守護者聯盟單位代表,中小學生代表和志愿者代表,以及新聞媒體記者等200余人參加活動。
水生所黨委副書記梁瓊在致辭中表示,水生所將繼續做好江豚保護的科研創新,在數字中國戰略和長江大保護戰略下,探索江豚保護的新路徑,推動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
水生所副研究員、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副秘書長梅志剛通報了4月25日在湖北石首天鵝洲和長江洪湖新螺段啟動的我國首次遷地保護長江江豚野化放歸進展情況。他表示,首次野化放歸的2頭長江江豚,極大可能已融入長江江豚自然種群,說明就地保護、遷地保護、人工繁殖、野化放歸已經形成閉環。同時表明,“長江大保護”和“十年禁漁”的成效,讓江豚能夠成功野化放歸長江,有利于促進長江江豚自然種群數量回升。江豚放歸長江,對推動數字技術賦能江豚保護同樣具有戰略意義。
活動現場還公布了由長江新螺段保護區聯合水生所、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共同開展的“長江微笑天使代言人”招募選拔結果,以及天鵝洲自然保護區和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聯合推出的“遷地保護區江豚認養”公益項目。
武漢市農業農村局發布了“數字江豚”一年來取得的階段性成果。長江日報集團首創的“數字江豚”專欄也于當日開欄。中國郵政集團宣布啟動“數字江豚”文創公益賽。
“全民愛豚月”由水生所和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于2021年6月聯合發起,將現已成為長江江豚保護和長江生態文化傳播的知名品牌。
2022年6月1日,第二屆“全民愛豚月”活動上,由武漢市農業農村局牽頭的“數字江豚”項目正式上線。該項目依托數字技術,對長江江豚的棲息環境、繁育保護、科學監測、文化創意、社會參與等進行數字賦能,通過打造社會互動、人人參與的線上平臺,進一步提升公眾對水生動物保護的意識,為瀕危物種保護探索數字化路徑。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多名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交關于“數字江豚”的建議。
2023年“全民愛豚月”活動正式啟動
參觀“數字江豚”成果展
活動現場